穴位,隔日,面部,治法,口角

提問: 面神經麻痹的問題? 問題補充: 07年7月,睡覺起來覺得左面部不舒服,到下午就幾乎不能動了.去醫院檢查說面神經麻痹,用過電麻儀針灸,傳統針灸,熱敷,中藥,西藥,全無效果.后來有些大夫也說,這病病的深恢復時間長,沒辦法中斷治療了,在12月份嘴角可以微動,到08年現在就不見在有什么好轉,現在不笑看不出來,笑的幅度大些就不行了.左上額不能鄒眉,嘴唇不會向外使勁,吹口哨時但嘴型不圓,但能催響.最近還有面不肌肉抽動的現象,是不是惡化面肌痙攣呀?請那為大夫或有就經驗著給些建議?或治或養,我這樣的情況還能痊愈嗎?2008-03-17 16:23 我現在的情況應該怎么做? 医师解答: 一,“歪嘴子”--面神經麻痹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又叫貝爾麻痹、面癱,是最常見的自發性的面神經癱瘓,表現為“歪嘴子”。是面神經運動纖維發生病變所造成,以顏面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莖乳孔內的急性非化膿性面神經炎。此病男女均可受累,任何年齡均可發病,與勞累有關,春秋換季時發病較多。本病多急性發作,半數以上24小時內造成面神經嚴重麻痹。患者表現為患側面部無表情、額紋消失、眼裂擴大、眼瞼不能閉合、不能皺眉、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偏向健側、鼓腮漏氣等,可伴有聽覺改變、部分患者可伴舌前期2/3味覺障礙及耳痛。聽覺過敏等癥狀。中醫認為是由于人體氣血不足,面部、耳部遭受風寒侵襲,使局部經絡瘀滯,筋脈失養所致。防治方法:應防止面部特別是耳后部受風寒,注意夏季夜晚不要在窗口、屋頂睡覺,乘車時不使耳后部長時間地受冷風吹襲等。早期以控制炎癥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神經受壓為原則。臨床目前除用一些維生素等神經營養劑(維生素B1、維生素B12)及小劑量的激素消炎(地塞米松、強的松),局部可熱敷,尚無特效治療方法。民間流傳的患側面部涂墨、抹鱔魚血的療法更是無稽之談。物理治療主要針對本病病變部位在面神經管內所造成的神經干受壓,導致病變同側呈現面神經損傷癥狀的特點,在發病早期理療采用無熱量超短波作用于病變局部,以盡快消除神經水腫解除神經干受壓狀況。待病情穩定后再采用患側額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區行局部中頻電刺激療法,反饋刺激療法等促進面神經功能的恢復,由于神經對缺血缺氧等損傷因素極為敏感,受壓時間越長神經損傷越重,恢復越困難,甚至造成不可逆性損傷而無法恢復,因此,治療時機對癥狀恢復致關重要。越早恢復水腫,對恢復越有利。也可輔以短波透熱或紅外線照射理療,切忌早期針灸電刺激等治療,以免造成醫源性加重或延長神經水腫期,導致神經功能更難恢復。由于患者不能閉眼,應囑其注意保護眼睛,入睡后以眼罩掩蓋患側眼睛,不宜吹風或持續用眼,減少戶外活動,以防引起暴露性結膜炎。80%的病例可在2~3個月內恢復。輕癥病例多在2~3周后即開始恢復,1~2個月內可痊愈。神經部分變性者,需3~6個月恢復。面癱仍不能恢復則按永久性面神經麻痹處理,主要以整形手術治療。摘自口腔醫學網 二, 面癱的臨床表現十分特殊:多數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于病側的齒頰間隙內,并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于淚點隨下瞼內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它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種。其中周圍性面癱發病率很高,而最常見者為面神經炎或貝爾麻痹。平常人們所常說的面癱,在多數情況下是指面神經炎而言。因為面癱可引起十分怪異的面容,所以常被人們稱為“毀容病”。 心理因素易引發面癱調查顯示,心理因素是引發面神經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經麻痹發生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存在身體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及身體不適等情況。應注意保持良好心情防止面癱最好的辦法是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并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面神經麻痹只是一種癥狀或體征,必須仔細尋找病因,如果能找出病因并及時進行處理,如重癥肌無力、結節病、腫瘤或顳骨感染,可以改變原發病及面癱的進程。面神經麻痹又可能是一些危及生命的神經科疾患的早期癥狀,如脊髓灰白質炎或Guillian-Barre綜合征,如能早期診斷,可以挽救生命。三,【治療】 體針(之一) 取穴 主穴:地倉、水溝、顴髎、四白、太陽、絲竹空、翳風、睛明。 配穴:合谷、內庭。 治法 每次選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據透刺之兩穴間距離選針。并以針尖到達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為宜。進針時,宜迅速點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針,不可提插捻轉,針身與皮膚成10~15度交角,針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貼附在皮膚上,感覺針尖和針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淺。最佳者應將針身置于肌纖維之間,但不可過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顫法,使得氣明顯后留針。均留針20~30分鐘。在留針期間行針1~2次,施捻轉法,平補平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痊愈:患部完全恢復正常;顯效:患部基本正常,僅笑時口角稍向健側歪斜,或皺眉時額紋比健側淺;有效:患部明顯恢復,患眼尚閉合不嚴,口角輕度歪斜;無效:治療后無好轉或略有改善。 電針 取穴 主穴:牽正、地倉、水溝、陽白、魚腰、翳風、下關。 配穴:合谷、行間、外關、后溪。 牽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處。 治法 每次選2~3個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為后遺癥,則宜取3~4穴。針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側面部由輕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數次。針刺方法如下:額紋消失或變淺,眼裂增大,宜針陽白向下透魚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溝變淺,口角低垂歪斜,針地倉透頰車;太陽穴深刺。癥候明顯部位,接負極;正極可接于太陽穴,如為面肌麻痹后遺癥可接雙下關穴。采用慢波,電流強度以面部輕度抽動為宜。電針治療,據觀察在發病后15天應用效果較好。如早期用電針,通電時間須控制在5~10分鐘左右,病程超過半月者,通電時間可延長至15分鐘。亦可在得病后先針刺5~7次,再加用電針,以利恢復。電針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穴位敷貼 取穴 主穴:分3組。1、陽白、四白、牽正、地倉;2、下關、翳風;3、阿是穴。 配穴:頰車、太陽、大椎、大迎、瞳子髎。 阿是穴位置:共九個刺激點。第1點在患側內頰膜部咬合線上,相當于第二臼齒相對區,在此點前后0.5厘米處各為1刺激點,然后在咬合線上下約0.5厘米的平行線上各選和前3點相對應的刺激點6個。 治法 貼敷藥物:分2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條。共研細末。2、川芎、當歸各500克,黃連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煉至滴水成珠,加黃丹360克,攪勻,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攪勻,分攤于紙上配,每帖膏重2克。 治療時,第1組藥物用于第1組穴位,每次取4穴,主穴為主,酌加配穴。皮膚常規消毒后,醫者捏起穴區皮膚,右手持經嚴密消毒之手術刀片,在穴位上輕割皮膚,成“X”型,并擠出少量血,然后將撒有藥粉之小塊傷濕止痛膏貼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劃太深,每周1次,穴位輪換。 第2組穴采用第2組藥物貼敷,每次取主穴1個,酌加配穴1個。貼時將膏藥加溫融化,5天一換,穴位輪用。 第3組穴為點刺加芥末貼敷。先將芥末粉10克,用溫水調成糊狀,攤在紗布上,面積約2~3厘米,厚0.5厘米。先令患者以1.3%食鹽水漱口,然后用消毒三棱針以雀啄式在阿是穴每個刺激點,迅速點刺10~20下,然后將芥末敷于面頰外側相應部位,約相當于下關、頰車、地倉3穴。病情重者,可加敷太陽等穴。敷后12~24小時取下。局部紅腫,起水泡,宜按燙傷治療。敷藥后如出現熱痛或流淚等,系正常現象,多在4小時左右停止。 上述方法,可單用一種,亦可輪用。一、二兩組穴位,可以互相交替應用。 針罐 取穴 主穴:分2組。1、阿是穴;2、地倉、頰車、太陽。 配穴:睛明、承漿、聽會、大迎、絲竹空。 阿是穴位置:顴髎穴下后方1寸許。 治法 主穴每次用1組,交替輪用。配穴為透針所到之止穴,據主穴需要而定。第一組阿是穴,以28或30號毫針進3針,分別自皮下透向睛明、地倉、頰車,施捻轉手法,平補平瀉,運針1~2分鐘后,出針,然后在針處拔火罐10~15分鐘。第二組,在患側地倉進2針,沿皮透刺至承漿;再從頰車進針2支沿皮透刺到聽會和大迎穴;太陽進針2支,沿皮透刺至絲竹空和四白穴,留針20分鐘。上述2組均為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平時囑患者自行按摩患部。 溫針 取穴 主穴:下關。 配穴:頰車、地倉、顴髎、太陽、四白、迎香、陽白、水溝、承漿、牽正。 治法 主穴必取,酌加配穴3~4穴,交替輪用。下關穴取患側,以28號毫針深剌得氣后,針柄上置一1寸長之艾條段,距皮膚約1寸左右,點燃灸灼,以病人感溫熱為度,待艾段燃盡出針。備用穴采用針剌或透剌之法。下關穴溫針,也可用95%酒精中浸過之棉球,燃著后燒針,熱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第一療程每日一次,共針10次,停針3~5天,繼續下一療程,改為隔日1次。 電針加穴位紅外線照射 取穴 主穴:陽白、下關、地倉、禾髎、魚腰。 配穴:翳風、合谷。 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先以毫針刺,提插結合捻轉手法持續1分鐘后,即接通電針儀,用疏密波,強度以面部肌肉出現輕微抽動為宜,刺激15~20分鐘。取針后,用紅外線燈照射,燈與皮膚距離為31~40厘米左右,照射時間約15~20分鐘。為防止紅外線損傷眼睛,照射前,宜以3×3厘米紗布數層將患者雙眼蓋住。在照射過程中,要調整燈距,以免灼傷皮膚。亦可電針后,留針照射。照射完畢出針,再按摩10~15分鐘。隔日1次,5~7次為一療程,停針3~5天再作下一療程。 綜合法 取穴 主穴:分3組。1、夾脊頸1~7,地倉、四白、陽白、下關;2、臼間、糾正;3、上2。 配穴:攢竹、迎香、翳風、合谷、足三里。 臼間穴位置:口腔內后壁,上下臼齒咬合線上。 糾正穴位置:手小指尺側指掌關節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治法 主穴每次可取1組,亦可2組或3組綜合取用。療效不滿意時,可酌加或改用配穴。第1組穴操作法:先取體穴2~3個,行透刺法,法同前述。在留針期間,以皮膚針叩刺夾脊頸1~7,包括督脈及椎旁,反復以中等度手法叩刺3~5遍,然后用艾條溫灸至穴區潮紅。第2組穴,針尖朝向屏間切跡底水平線進針,針深約2寸,提插2~3次,得氣后即予出針;糾正穴可用28號毫針深刺,透合谷穴,略作捻轉,使針感強烈后出針。患側頰內粘膜如有瘀血,可用消毒三棱針點刺出血。第3組上2區,相當于內關穴而稍低些。用32號毫針2寸長,成30度角速刺入皮內,進后,放平針體,使針尖向肘部并與前臂平行,在皮下緩緩送入1.5寸左后,患者應無疼痛或酸麻脹等感覺,留針30分鐘。第一、二組穴宜隔日1次,第3組穴可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刺血 取穴 主穴:為口腔內粘膜刺區,共三個。后區:患側大臼齒對側;中區:串側小臼齒對側;前區:患側上下犬齒對側。 治法 每次可選定一個刺區。上部病變較重者取后區,中部病變較重者取中區,下部病變較重者取前區。如病程短者,可探尋得口腔粘膜的麻痹區或硬結處。治療時,先令患者用溫鹽水漱口,清潔口腔,再以消毒之鈹針在選好之刺區,對口腔粘膜劃割,作斜切口,長1.0~1.5厘米,深0.1~0.3厘米。然后用拇指與食、中指按摩擠壓,并以壓舌板向下刮血,體壯多出,體弱少出,直至血色鮮紅為止。術后以5%鹽水棉塊蘸少許白糖敷貼刺血處。上法每日或隔日施行1次。注意:操作時應嚴格消毒,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禁用本法。 葦管器灸 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側耳道口。 治法 先應制作葦管器這一灸具。施灸時,令病人取臥位,將純艾制成半個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在葦管器半個鴨嘴形處,用線香點燃后,將膠布封閉葦管器內端插入耳道內。施灸時,以耳部感到溫熱為宜,一般皮膚溫度約升高2~3℃,每次灸3~9壯。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陽白透魚腰、陽白透攢竹、陽白透絲竹空、顴髎透迎香、顴髎透地倉、顴髎透夾承漿、頰車透顴髎、下關透顴髎。 (二)治法 一般每次取三對穴,交替應用。 按所透兩穴之間的距離選 取相應長度的毫針,以15度夾角的方向行沿皮透剌至預定穴區。透剌完畢,以食、拇指將針柄向一個方向捻轉,直到針下出現阻滯而不能作單方向旋捻時,再行牽拉:緊握針柄,向透剌相反方向進行快速、輕柔、有彈性的牽拉,每組穴牽拉3分鐘左右,每隔10分鐘行上述方法一次。共3~4次。在最后一次時,將癱瘓肌群牽拉至與患側基本對稱的位置,并以膠布固定針柄 ,留針1小時后,反捻針柄取針。第一個月隔日針1次,第二個月隔2日針1 次,第三個月隔3日針1 次,一般須治三個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xi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